Tuesday, October 10, 2006
Best Chinese Restaurants in Boston
1712 Massachusetts Ave, Porter Square, Cambridge, MA 02138 · 617-547-6565
CAMBRIDGE. A nod to the grandeur of the Ming Dynasty, this Chinese restaurant between Harvard and Porter Squares is an eye-pleaser thanks its sharp, clean lines and temple-inspired elements. Changsho is far more than a pretty scene, though, and its meticulously-prepared regional dishes have bedazzled palates from all over the city. On Sundays, the buffet brunch is not to be missed - if for no other reason than sampling what may just be Cambridge's most delicious dim sum.
China Pearl
9 Tyler St, Boston, MA 02111 · 617-426-4338
CHINATOWN. Got a craving for dim sum? China Pearl offers some of Boston's best, and the kitchen consistently turns out scores of enticing goodies, like spareribs with black bean sauce, steamed shrimp dumplings, and baked buns with barbecued pork. The menu also offers Cantonese and Hong-Kong style dishes (braised duck, beef with oyster sauce, abalone and black mushrooms) along with a few "American" Chinese standbys. Prices are great, and regulars come back again and again.
East Ocean City
25 Beach St, Boston, MA 02111 · 617-542-2504
CHINATOWN. At this delicious restaurant, you'll feast on food so authentic that you may require help deciphering the menu! Exquisitely fresh seafood is the focus, popularized in such dishes as shrimp and lobster sashimi. Other delicious selections include soft shell crabs, mussels, and steamed fish. You can also have the talented chefs custom-make a dish for you after you've selected something from the live tank.
Emperor's Garden
CHINATOWN. Once a theater, the ornate building that houses this beloved Chinese eatery has seen its share of stars over the years. No doubt, Emperor's (or Empire's, depending on to whom you speak) Garden is one of the brightest, thanks to its superb Cantonese dishes. The pre-lunch and Sunday brunch crowds find much to laud about the place's imperial dim sum.
Jumbo Seafood
5-9 Hudson St, Boston, MA 02111 · 617-542-2823
CHINATOWN. Jumbo's keyword is "fresh," and the kitchen's ability to get seafood from tank to skillet in no time flat makes a noticeable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of the cuisine. The Hong Kong-style menu boasts everything from standard favorites like shrimp to exotic dishes based around sea snails. Order fried calamari, or sample tofu with scallops, scallions, and black bean paste, and you're sure to walk away happy. Open late for folks seeking some Chinese for a midnight snack.
King Fung Garden
74 Kneeland St, Boston, MA 02111 · 617-357-5262
CHINATOWN. Although it's a bit small, this restaurant serves truly authentic Chinese dishes. As a matter of fact, locals can't get enough of the tasty dumplings, beef chow foon, wonton soup, and Shanghai chow mein. If you're in the neighborhood, Kung Fung is a must, but if you need an alcoholic drink with your meal, you'll need to bring it yourself - the spot is BYOB.
New Shanghai
21 Hudson St, Boston, MA 02111 · 617-338-6688
CHINATOWN. If you crave hot, spicy Szechuan-style cuisine, you'll be thrilled by Chinatown favorite, New Shanghai. Entrees make the most of fresh seafood and well-seasoned meats, and notable dishes include five-spice beef, Peking duck , Singapore noodles, and a great selection of dim sum. Daily specials highlight the chef's skills and provide pleasant diversions from the established menu.
Peach Farm
4 Tyler St, Boston, MA 02111 · 617-482-1116
CHINATOWN. This Chinatown restaurant dishes up heaping portions of Hong Kong-style seafood to folks who relish wonderful, well-spiced Asian cuisine. Interesting menu options include sesame-tossed jellyfish, jumbo crab spiced with ginger and scallions, braised chicken hot pot, and salted squid. The knowledgeable, friendly waitstaff contribute to a pleasant experience.
Sichuan Garden
295 Washington St, Brookline, MA 02445 · 617-734-1870
BROOKLINE. Located on Washington Street in Brookline, the Sichuan Garden offers Szechuan food that packs a punch. For starters, try the jellyfish topped with scallion pesto or the steamed dumplings, and then order the General Tso's chicken, Braised Beef with Napa Cabbage, Ma Po Tofu, or smoked duck for your main course. The friendly smiles of the wait staff and the low prices make the food taste even better!
Xinh Xinh
7 Beach St, Boston, MA 02111 · 617-422-0501
CHINATOWN. Make no mistake: It's the food that steals the headlines at this understated gem, hidden away amongst Chinatown's more high-profile restaurants. Delicious takes on Chinese soups and standards like lo mein share menu space with equally outstanding Vietnamese dishes like lemongrass chicken with vermicelli, beef stew or pho. Always friendly, the waitstaff fully embraces first-timers, hoping they depart with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variety Chinatown offers and a new-found love of noodles. A final word: If you're on the look out for something different, try the avocado shake.
Introduction of Babson College Fund
The student managers of the Babson College Fund receive instruction and guidance from the Program Director and Executives-In-Residence. Please feel free to address questions about the Fund and the academic program to the Program Director. Program Director: Steven P. Feinstein, Ph.D., CFA Associate Professor of Finance Tomasso Hall 227 Babson College Babson Park, MA 02457 781-239-5275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on Professor Feinstein Email: Feinstein@Babson.edu The Executives-In-Residence are: Warren Johnson, CFA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on Warren Johnson Email: WaJohnson@Babson.edu James Spencer, CFA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on James Spencer Email: TheSpencers@Comcast.net Babson College Fund Student Managers From Past Years Michael Afshar (2006) - John W. Bristol & Co. Fran Dietrich (2006) - Morgan Stanley Aaron Gao (2006) - Wellington Shane Garman (2006) - Analyst, Wilkins Investment Counsel Emily Gore (2006) - Duff and Phelps Chris Milligan (2006) - Goldman Sachs Jeffrey Meigel (2006) - 42 North Structured Finance Nick Moser (2006) - Nicholas Osborn (2006) - Anu Rames (2006) - Ardennes Capital David Sachs (2006) - Michael Zalaket (2006) - Craig Zwerling (2006) - Robert Lauria (2006) - Lehman Brothers Sumair Dutta (2005) - Fernwood Investments Eric Hayduk (2005) - Prudential Securities Ming Hui (2005) - Analyst, Putnam Investments Richard Grasfeder (2005) - Janney Montgomery Scott LLC Jude Jason (2005) - Citigroup Jeremy Levitt (2005) - Citigroup Global Markets Chaim Pizem (2005) - Lehman Brothers Brett Schneider (2005) - New England Pension Consultants Regan Buckley (2004) - Liberty Mutual Jack Chang (2004) - Equity Analyst, Yuanta Securities Joshua Elwell (2004) - Junior Analyst, Flagg Street Capital, LLC Helene Hansteen (2004) - 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 Osvaldur Knudsen (2004) - Senior Executive, Financial Analyst, Reykjavik Savings Bank Neeharika Mehta (2004) - Senior Financial Analyst, Partners Healthcare System Corey Tanase (2004) - M&A Analyst, Nomura Securities International Manny Tzouros (2004) - Flag Capital Management Eric Warasta (2004) - Equity Analyst, Cambridge Trust Company Joyce Xiong (2004) - Basso Capital Management Christian Dambolena (2003) - Masters Program in Economics, Oxford University Adam Goodliss (2003) - Deloitte & Touche Vik Murty Gina Negele Jason Orlosky (2003) - Sharly Rungkat (2003) - Senior Associate, Price Waterhouse Coopers Audrius Sinickas Courtney John Beaver (2002) - Research Analyst, Congress Asset Management Dan Booras Franco Estrada (2002) - Wealth Manager, UBS Mehran Givehchi Jason Golden (2002) - Financial Analyst, Staples, Inc. Hamel Husbands Mia Larsson (2002) - Portfolio Research Analyst, Smith Barney Asset Management Caitlyn MacDonald (2002) - Natasha Minsky Shiva Mirhosseini (2002) - Analyst, Municipal Finance Group, Goldman Sachs Tom Murphy Matthew Fischer (2001) Prudential Securities Mohammed Moon (2001) - J. P. Morgan Chase Shekhar Shah (2001) - HSBC Securities and Capital Markets Howie Wexler (2001) - Professional Services Manager, Frictionless Commerce, Inc. Robert Caroll (2000) Gagan Chaturvedi (2000) Kaitlyn Conroy (2000) - Tiedemann Investment Group Stacey Cornforth (2000) - Director, SCS Financial Services LLC Rohit Kothari (2000) Toshihiro Uchida (2000) - Fidelity, Manager Japan Business Development David Waddell (2000) - Waddell and Associates, EVP and Senior Investment Strategist Colin Cashel (1999) - FPL Energy Michael Doherty (1999) - FMR Corporation T. Parker Gallagher (1999) - President, Exito Trading Corp. Howard Levy (1999) - Smith Barney Miguel Triay (1999) - Argonaut Capital Holland Ward (1999) - Osiris Investment Partners, LP Danielle Dehmler Buckley (1998) - Market Research Analyst, Power Pact LLC Christopher Stewart (1998) - SoftPak Financial Systems Karen Oeser (1998) - Ashton Partners Keith Maddock (1998) - FleetBoston Financial Jennifer Portnoy (1998) - Senior Producer, Quote.com & Raging Bull John C. Bowen (1997) - Silverwood Partners Tom Ferarra (1997) - Director of Investment Business Development, MacKay Shields LLC Stephen G. Leahy (1997) - Senior Currency Trader, IFX Markets
国家统计局:我国是经济大国但不是经济强国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徐一帆9日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位居世界第四,但人均GDP位居世界第110位。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虽然已是全球的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 国。”徐一帆在沈阳举行的第十四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上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年均9.6%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增长了11倍。根据国家 统计局和世界银行数据,2005年,我国GDP达到2235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5年的约5%,仅次于美国、 日本和德国。据世界银行资料,2000年至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5%,仅次于美国,已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 助推器。
徐一帆同时指出,2005年我国人均GDP仅为1703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25,日本的1/21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4,大体上与乌克兰、摩洛哥相当,全球排第110位。
“中国经济由大变强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就一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中国经济的历史性跨越。”徐一帆表示。
统计局副局长:中国人均GDP位居世界第110位
中国经济由大变强应当奏好三部曲
中新社沈阳十月九日电(记者 沈殿成 王永志)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徐一帆九日在此间举行的第十四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上说,要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必须奏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企业做大做强、营造自主创新环境三部曲。
徐一帆认为,改革开放二十七年来,中国保持了年均百分之九点六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增长了十一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外贸总量位于世界第 三,经济大国名副其实。但他同时指出,中国经济的人均水平依然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中位居一百一十位,经济效率还不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远非经 济强国。特别是当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为特点的粗放增长方式,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规模的迅猛扩大,但也付出沉重代价。
徐一帆表示,努力实现中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跨越,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彻底改变“以速度高低论长短” 的政绩考核体系,淡化GDP指标,强化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内容;要通过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一个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的机制,特别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规范政府行为,使之到位而不越位,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其次,要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关键是要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支持企业,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努力创 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推动建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积极鼓励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
再次,要努力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徐一帆认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体制、机制的不断改革创新,更需要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发挥“后发优势”,迎头赶上。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全面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
自动变速器常识
自动变速器汽车的选挡杆相当于手动变速器的变速杆,大多装置在
地板上,一般有以下几个挡位:P(停车)、R(倒挡)、N(空挡)、D
(前进)、S(or2,即为2速挡)、L(or1,即为1速挡)。这几个挡位的
正确使用对于驾驶自动变速器汽车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1)P(停车挡)的使用
发动机运转时只要选挡杆在行驶位置上,自动变速器汽车就很容易
地行走。而停放时,选挡杆必须扳入P位,从而通过变速器内部的停车制
动装置将输出轴锁住,并拉紧手制动,防止汽车移动。
(2)R(倒挡)的使用
R位为倒挡,使用中要切记,自动变速器汽车不像手动变速器汽车那
样能够使用半联动,故在倒车时要特别注意加速踏板的控制。
(3)N(空挡)的使用
N位相当于空挡,可在起动时或拖车时使用。在等待信号或堵车时
常常将选挡杆保持在D位,同时踩下制动。若时间很短,这样做是允许
的,但若停止时间长时最好换入N位,并拉紧手制动。因为选挡杆在行
驶位置上,自动变速器汽车一般都有微弱的行驶趋势,长时间踩住制动
等于强行制止这种趋势,使得变速器油温升高,油液容易变质。尤其在
空调器工作、发动机怠速较高的情况下更为不利。有些驾驶员为了节油
,在高速行驶或下坡时将选挡杆扳到N位滑行,这很容易烧坏变速器,
因为这时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很高,而发动机却在怠速运转,油泵供油不
足,润滑状况恶化,易烧坏变速器。
(4)D(前进挡)的使用
正常行驶时将选挡杆放在D位,汽车可在1-4挡(或3挡)之间自动换挡。D位是最常用的行驶位置。需要掌握的是:
由于自动变速器是根据油门大小与车速高低来确定挡位的,所以加速踏
板操作方法不同,换挡时的车速也不相同。如果起步时迅速将加速踏板
踩下,升挡晚,加速能力强,到一定车速后,再将加速踏板很快松开,
汽车就能立即升挡,这样发动机噪声小,舒适性好。
D位的另一个特点是强制低挡,便于高速时超车,在D位行驶中迅速
将加速踏板踩到底,接通强制低挡开关就能自动减挡,汽车很快加速,
超车之后松开加速踏板又可自动升挡。
(5)S、L位低挡的使用
自动变速器在S位或L位上处于低挡范围,可以在坡道等情况下使用
。
下坡时换入S位或L位能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避免车轮制动器过热
,导致制动效能下降。但是从D位换入S位或L位时,车速不能高于相应
的升挡车速,否则发动机会强烈振动,使变速器油温急剧上升,甚至会
损坏变速器。
另外在雨雾天气时,若路面附着条件差,可以换入S位或L位,固定
在某一低挡行驶,不要使用能自动换挡的位置,以免汽车打滑。同时必
须牢记,打滑时可将选挡杆推人N位,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以保证行车
安全。
上海滩小人物-新移民小玲
小玲今年二十多岁,二年前在南京某大学毕业后,就独自一个人跑来上海找工作。
(一)
小玲的机会成本很低,她来自江苏农村,她的家离开县城还有一段距离。她的爸爸若干年前已从徐州的一个煤矿上退下来了。小玲的父母五十不到,安分守己地在家里养点鸡,种点地。省吃俭用,供女儿上了大学。
这小玲长得细眉细眼,白白净净,到中学时就出落得亭亭玉立,她又时常面带微笑,笑声也象银玲般,小玲的身边围绕着一群小狂风浪蝶。这不,高三时就有个男生整天给她递情书,外加天天自行车尾随,小玲自然被搞得分了心,高考落榜了。
小玲于是住到了县城的姨妈家,在县城那所全国重点中学里再重读一年,准备明年再考大学。这次小玲拼了,一年后,她总算进了南通一所职工大学读大专。
进了大学后,小玲身上的文艺细胞充分发挥了,她现在是学生会的干部,经常上台表演跳舞,她也发奋读书,拿到了奖学金。课余时间,她还帮一个个体户照看服装摊位,补贴生活费用。最后,小玲还成功地专升本,考进了南京一所不错的大学。
小 玲因着姿色和气质,在南京的这所大学里又冒尖了,她又成为学生会干部。为了贴补生活费,她开始推销某个品牌的化妆品,凭着她在学生会的人气,她的小生意还 真是源源不断。看到自己很快就赚了一点小钱,小玲的心思有点活络了。专升本要补修很多科目,她觉得太苦了,甚至想放弃。小玲写信告诉家人,其实不读这个本 科也没什么关系。
家里人自然痛骂了她一顿,让她反省一下,从农村跑出来到今天,她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还有来自不易的金钱。怎能为眼前的这点小利,放弃自己的前途。小玲于是有点内疚,硬着头皮,发奋图强,修完了所有的科目,英语六级也通过了。
毕业时,小玲进了这所大学的校办企业,一上任就担任了办公室主任一职。
(二)
原来小玲在大学里人际关系良好,校办企业的负责人,就是她同学的妈妈。这同学的妈妈,早就从同学这里,知道这个小玲长得不错,又善于交际。她的企业里,就须要这样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公关。
小玲走马上任后,晚上被安排去陪客户喝酒唱歌,客户对她有些毛手毛脚,小玲心里觉得很是不妥。便打电话告诉了家里人,父母自然很着急,赶紧叫女儿辞去这份工作,另外再找谋生的活。
小玲想到,爸爸的一个远亲在上海,于是就投奔了这个亲戚。
(三)
小玲很快就在虹桥商业圈找到了一份工作。这是一家香港人开的公司,整个公司里除了小玲,还有小玲的上司,其他人都是上海本地人。
小 玲的上司,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北方女人 Lily ,刚刚被香港老板派来这里。 Lily 看到小玲长相端正,一脸正气,又刚刚大学毕业,一张白纸,要圆要方,还不是随自己拿捏,于是立即录用了她。当然是给了她最低的起薪,三金倒是有的。小玲高 高兴兴,不久就拿到了上海绿卡。
但没多久,小玲就快乐不起来。
小玲的上司 Lily ,先安排她去货运部,暗中命令她尽快学会操作细节,取代现在的这个主管。小玲看到上司这么信任她,感恩不尽。
货运部主管是个上海男人,公司的元老人物。他对小玲的防御心很重,当然是不会让小玲知道业务操作的明细。这个上海男人还整天对小玲冷嘲热讽,讥讽的内容无非是笑小玲是书呆子,又不会讲上海话。
小玲没有社会经验,当然很是气愤。她看不出这个男人所作所为,只能证明他自己心很虚,因为他只有中专水平。
小玲的上司 Lily ,看到这个女孩斗不过货运部的上海男人,便又迅速调她去客户服务部,暗中叮嘱她要尽快掌握所有客户资料,取代现在的这个主管。小玲看到上司这么信任她,感恩不尽。
客户服务部的主管,是个上海女人,公司的元老人物。她对小玲的防御心很重,当然是不会让小玲知道客户的名单。这个上海女人也整天对小玲冷嘲热讽,讥讽的内容无非是笑小玲是书呆子,又不会讲上海话。
小玲没有社会经验,当然很是气愤。她看不出这个女人的一举一动,只能证明她自己心很虚,因为她只有中专水平。
掐指一算,小玲在这个公司,已经过了大半年了,小玲被公司里的这帮上海男女,搞得焦头烂额。与此同时时侯,小玲的上司 Lily 也遭到了围攻。
原来这上海分公司,是属于中国区总经理管辖,这中国区总经理是香港男人,本来常驻广州分公司,离香港老家也近些,上海分公司因一切运作顺利,他只须定期来看看就行了。
他 看到上海办公室里,忽然多了一个北方女人 Lily ,在自己的地盘里指手画脚,很是不爽。又碍于 Lily 是大老板的新欢,所以也就忍着。客户服务部和货运部的二个主管,都是他亲自栽培的,最近都来向他投诉,尤其是那客服部的女主管,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他当然 嗅出来, Lily 要动他的人,于是他就干脆驻扎上海办公室,亲自监督一切运作,更要那一男一女二个主管,只须直接向自己报告,无须经过那 Lily 。
Lily 失去大权,便请了长假,留下那小玲,独自在办公室里遭受最后的折磨。小玲痛苦之余,向远亲诉苦,那亲戚赶紧指点她: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斗争环境,赶快离开是非之地。
小玲之前与公司签订了一年的合同,现在刚好离合同到期还差一个月,于是她向 Lily 提交了辞职报告。 Lily 对着她苦笑:那你就换个环境吧。。。
(四)
Lily 很快在市中心的一个外资企业里,又找到了一份工作,并且和一个来此地谋生的同乡交往了一阵,前不久在浦东买了一套二手房,准备结婚后在上海滩安居。
华侨华人兴起回中国购房热 目光锁定精装修楼盘
不久前,被称为中国顶级豪宅的“上海汤臣一品”终于打破连续8个月零销售纪录,以1.3亿元的成交价格创下全国公寓楼盘成交价的最高纪录,买主是来自东南 亚的华人;而此前,被称为“中国楼王”的上海紫园8号别墅,同样也是以1.3亿元卖给了境外华人。此外,价格从二三十万美元到上百万美元的房子,华人购买 者的数量更是无法统计。
如今,回中国买房成了华人圈里最热的话题。海外的中文媒体上几乎每天都可看见诸多华人经纪人推荐中国房地产项目的信息。
养老·商务·度假
在回国买房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希望叶落归根的第一代移民。他们往往外语不是很好,在国外总没有归属感。尤其是退休后,身边的华人朋友不多,外国朋友又相 交不深,孤独感更为强烈。同时,收入也不高,仅靠积蓄或政府的养老补助生活,日子并不宽裕。拿着同样多的钱,回国生活就舒服多了。因此,回中国养老成为很 多第一代移民的选择。
在美国辛辛那提生活了20年的施女士,刚在北京买了房子,准备回国养老。“如今,国内大城市生活很舒服,吃住条件和国外没有什么差别,而且生活习惯还更适 应,尤其是食品。”她出国20年就想北京一样东西——糖蒜,虽然自己在美国也做,但是总觉得蒜的味道不对。而且国内的生活费用较低,可以提前退休,留出更 多的时间和精力享受晚年生活。
此外,有些华侨华人因商务、度假的需要,经常回中国,干脆在国内购买了自己的房子,与住旅馆相比,既省钱又方便。
居住在纽约皇后区白石镇的张女士虽然嫁了一个白人律师,但也在北京朝阳区距母亲家不远的一个小区买了一套近200平方米的中档商品房。经常回国探亲旅游的张女士说,以前每次回家都要住酒店,还不如把住酒店的钱买了房,这样回国吃住要方便很多。
由于他们不可能在国内花时间搞装修,华人购房者几乎都将目光锁定在精装修的楼盘。
买房是为了投资
回国买房的华人,更多的是为了未来增值考虑的投资需要。虽然近几年来很多国家的房价也在不断上涨,但速度远比不上上海、北京、广州等国内大城市。
南加国际地产专家刘静说,自己2年前在上海购买的20万-30万美元的套房,现在市场价已经接近55万美元。而每个月租金为2300美元,实际每月偿还贷款仅需1000美元,投资回报之高毋庸置疑。
在华人聚居的纽约,主要中文报纸上经常出现大幅的国内商品房广告,不仅如此,不少国内的房地产商还在那举行了推广介绍会,由中介代理详细介绍房地产情况,听者十分踊跃。有的房地产商甚至在华人中组织了“购屋旅游团”,专门吸引在美华人回中国买房。
前不久,来自美国硅谷的华裔购房团在苏州签约买下23套国际公寓,他们表示,在苏州购买国际公寓,主要是为了投资。这23套国际公寓地处苏州金鸡湖畔,每套房的面积在200平方米左右,均价为每平方米1.6万元。在这批购房者眼中,这个价位比较适中。
7月24日,建设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对境外个人、机构及外资房地产开发商均有相关的政策管制。其中境外机构 在境内设立的分支、代表机构和在境内工作、学习时间超过1年的境外个人可以购买符合实际需要的自用、自住的商品房。华侨因生活需要,可在境内限购一定面积 的自住商品房。7月25日,北京市率先发文明确“自住房”定义,称华侨只能在北京购买一套自住房。
来到大陆时间最长的外资房地产开发公司凯德置地则认为:限制外资进入楼市的政策将增加外资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成本,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肯定会对所有外资房地产企业的在华业务产生影响,但不会改变他们在中国的长期投资方针。
遭遇银行贷款瓶颈
国内的房价,和纽约等城市相比,要低很多。尽管如此,大部分海外华人回国购房还是得依靠银行贷款,这成了他们在购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据介绍,有固定收入 的华人更容易获得中国银行的贷款,但是如果个人名下房产多,中方银行会认为风险大拒绝贷款。另外,在中国买房首期付款额度都比较多,在20%以上。有时甚 至需要50%的首期付款才能获得贷款。因此,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成为各方努力的焦点。
有的跨国银行另辟蹊径,专门针对海外华人购买大陆住房设立专门的服务。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汇丰银行就为外国护照持有者和香港、澳门、台湾永久居民 提供了楼宇按揭贷款服务,还特别提供港币、美元或人民币贷款,一手房产之贷款年期最高可达30年。二手房产最高可达20年。
不仅如此,中国境内银行也开始重视这项业务。为缓解境外人士人民币贷款遇到的繁琐程序,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成为中国首家提供住房外汇贷款服务的银行。随后建设银行推出个人住房外汇业务。
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洛杉矶、旧金山等地,华人回中国购房的情况和纽约相似,但具体人数很难统计。据美国《侨报》报道,洛杉矶去年在总领馆办理签证手续的有1.5万人,其中2/3与回国购房有关。
有人做了一个分析,北美洲有华人600万,大都能承担起50万元人民币的购房成本。假设有10%的人,即60万人前往国内购房,以三口之家计算,就有20 万套房产的市场潜力。按照每套50万元的价格计算,就有10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华人回中国购房的市场潜力相当可观。
除了北美,东南亚、澳大利亚和欧洲也有大量的华侨华人,同样对中国的房地产具有强大的购买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海外华人具有长期的吸引力,华侨华人将成为楼市中一股持续产生作用的力量。(陈菲芝)(《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10-10 第06版)
选择与放弃-移民之人生感悟
移民是我当年深思熟虑后的主动选择, 但一旦走上了这条路, 我发觉更多的不是在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是在选择自己愿意放弃的东西. 其实走上出国的道路, 就已经意味着你放弃了父母的亲情. 但你要准备着, 出国的道路上你或许还要做决定放弃更多的东西: 爱情, 友情, 事业, 家庭.
出国之前我也曾有很多梦想和期待, 刚出国的时候更是积极地找机会. 一会儿问朋友: 去做什么什么生意会好吗? 一会儿自己忙着上网查资料, 看看什么什么工作有没有机会. 其实现在看来新移民并没有那么多选择的机会的.生存的压力意味着如果你白手起家再从头开始就必将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或许坚持你自己的专业和本行更能令你在一个全新的地方有竞争力. (这也是我从来不主张新移民出国前去速成什么手艺的原因了). 如果真的是造化弄人给了你从头开始新入一行的机会, 或许你更多的应该考虑一下做这一行是不是你长久的目标, 你是不是真的愿意放弃你自己的专长从零开始. 曾经有个老移友, 一过来就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份累脖工, 天天开开心心地去赚钱. 但这次回来再碰到他的时候却发觉他更多的是无奈. “不甘心啊,大卫. 就这样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要做一辈子累脖工, 咱好歹当年也是堂堂的IT工程师啊!” 他对我说, “但没有办法了,回不去了, 专业已经丢了. 当年刚来的时候不要放弃专业熬一熬好好找就好了.” 对很多人来说移民出国就是放弃了自己的职业发展. 对有些人来说移民更是意味着彻底地放弃了自己的专业.
想想自己也是. 刚结婚时为了老婆能在国内多有点工作经验到澳洲来找工作, 我们放弃了新婚的团聚做空中飞人. 且不说每年交给航空公司的钱就有几万块. 看看别人新婚的甜蜜, 想想每次两人抱在一起痛苦地说: “明天又要回去了.” 真的感到很伤心, 不知道这样的放弃是否值得. 好不容易在公司快熬出头了, 又放弃了高薪从日本回澳洲来坐牢. 就是觉得比澳洲的身份来, 钱是我更愿意放弃的. 过来后找到工作安定下来了, 老婆开始慢慢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 突然我又有了回去工作的机会. 老婆说: “要不我留下坐牢, 我们继续空中飞.” 但我拒绝了, 因为觉得宁愿暂时放弃职业发展, 也不愿意放弃来之不易的团聚生活. 周围也有为了丈夫或妻子的发展一个在澳洲留守的. 每天上MSN都看到一个朋友在倒计时: “还有多少多少天回上海看老公和宝宝.” 很理解他们为了将来而作出放弃家庭团聚的牺牲,并不是每一对夫妻都能够有勇气做到的.
等有了孩子, 就更要考虑放弃自己还是放弃孩子教育了. 周围的朋友们有些为了孩子放弃了工作, 甘心在家做主妇. 有些则为了工作, 狠狠心把孩子送回国内去养. 前几天碰到一个这样的朋友, 夫妻双双在澳洲忙事业, 只好把孩子送回国内姥姥那里, 几年来孩子跟着姥姥飞来飞去的来往于上海和细腻之间. “不亲了,不亲了.” 那天朋友苦笑着摇着头对我说, “一口地道的上海话, 只和她姥姥亲. 将来带过来教育怎么办啊.”
或许过几年等父母老了, 或一个过世只留下另一个在国内孤苦伶仃地过日子时, 我们又会为放弃父母亲情而受到良心的煎熬了.
在MBA学习时曾经做过一个古老的游戏. 老师让我们写出我们每个人觉得对自己人生来说最重要的8样东西. 然后让我们划掉3样, 再划掉2样, 当时我剩下了三样: 健康, 事业, 和家庭. 我已经放弃了亲情, 友谊, 财富, 享受生活和爱情. 老师还在继续逼着我们, 我用颤抖的手选下了家庭. 我清楚得记得旁边那个要强的加拿大女孩子划去事业两个字时痛苦的表情. 我们试图问老师能不能保留剩下的两样, 不要再做下去了. 老师坚定地否决了我们: “真实生活中有很多时候你可以同时达成好几个目标, 或求得几个目标中的平衡. 但无时无刻其实你都是在做选择, 选择你愿意放弃的东西.只有懂得放弃, 你才能更好地达到你要达到的目标. 所以你一定要想清楚什么是对你来说最重要的. 而做出的决定你不能后悔!”
是的, 选择与放弃. 这就是人生! 只有你清楚地认识到你愿意放弃什么, 你才会更好的心态去迎接移民的新生活.